105岁老校友献给母校百岁生日的礼物:陈玲娟捐赠恩师徐悲鸿题字刻匾
2018-12-28 03:37:20

1944年,徐悲鸿先生为陈玲娟题写的毕业寄语



陈玲娟先生之子赵一新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共同为牌匾揭幕



捐赠仪式会场


2018年12月26日,作为献给母校百岁生日礼物,最年长105岁老校友陈玲娟先生向我校捐赠恩师徐悲鸿题字刻匾,捐赠仪式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温馨举行。陈玲娟之子赵一新,徐悲鸿先生之子徐庆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校友会筹备组负责人孙伟,学校办公室主任史玲,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图书馆副馆长安永欣,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陆英明,以及陈玲娟同辈校友的亲属代表艾中信先生之子艾民有及夫人吴燕生,张安治先生之子张晨,陈玲娟先生在京亲属代表乔凌、乔小东,宗其香先生之子宗海平夫妇,孙宗慰先生之子孙景年夫妇,李斛先生之女李蓉,戴泽先生家属戴梦等嘉宾出席了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校友会筹备组负责人孙伟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家属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陈玲娟先生之子赵一新代为宣读陈玲娟先生的致信


陈玲娟先生之子赵一新代表母亲出席捐赠仪式,并宣读了陈玲娟先生的致信,“百年沧桑,岁月变迁,无论是在杭州艺专、中大艺术系还是北平艺专,恩师淳淳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温暖我一生,1944年,徐师亲书寄语‘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卅三年春仲为玲娟仁弟书悲鸿’,这一段珍贵的寄语成为了我永远的精神动力和作为美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陈玲娟先生在致信中深情地表达了对恩师徐悲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并娓娓讲述了护送徐悲鸿先生二十余箱作品的故事,“1946年,受徐悲鸿先生委托将二十多箱珍贵书画作品护送至北平,期间海运接陆运,一波三折,而这一段战后英轮护宝历险的经历,虽已过去了七十余载,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保存的记忆和引以自豪的事情”。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捐赠仪式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年之际,以这种隆重而简朴的方式举办陈玲娟先生捐赠徐悲鸿老院长题字木刻牌匾的仪式,有着重要意义,让我们美院人感受到了来自历史、来自老校友对中央美术学院深深情感中的一份温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现在一共藏品有1.8万件左右,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美院老先生、老校友大量的作品、图书、手稿、信札等捐赠,借此活动为契机,由衷地感谢在座的前辈艺术家们的亲属代表,正是因为你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得以让中央美院能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范迪安谈到,在陈玲娟先生的长信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陈玲娟先生对徐悲鸿先生由衷的敬意,以及老前辈们高尚的人生志向和高远的艺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提出要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意绘传世之作”高度凝练了作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双重身份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教书育人就要有大爱之心,徐悲鸿先生对陈玲娟先生的谆谆教诲就是一种大爱之心的体现,这些艺术创作和教育教学中宝贵经验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与总结,从而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美育工作的要求。



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捐赠仪式上致辞


徐悲鸿先生之子徐庆平在致辞中谈到,“此次陈玲娟先生捐赠木刻匾额所题‘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这一思想,在父亲徐悲鸿遗留下来的书画作品中被完整地提出来,这不仅是我们这一辈人在艺术创作与教书育人中的准则,民族的振兴、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些前辈们的努力,陈玲娟先生修身治学中所展现的艺术追求与高尚品质更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张安治先生之子张晨发言



李斛先生之女李蓉发言



宗其香先生之子宗海平发言



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校友会筹备组负责人孙伟主持捐赠仪式


陈玲娟先生同辈及校友的亲属代表纷纷在发言中回忆了父辈们对美院深厚的感情,表达了对陈玲娟先生的敬意,并表示希望中央美院美术馆、校史馆也能将来自校友捐赠的图书、文献等收藏工作逐步完善起来,使之成为研究中国美术、美术教育的学术重镇。

 

刻匾题字源于徐悲鸿先生在1944年亲书赠与陈玲娟先生的毕业寄语:“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卅三年春仲为玲娟仁弟书悲鸿”。手书中涵盖了中央美术学院校训“尽精微、致广大”。陈玲娟先生致信中讲述的“英轮护宝”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不仅对徐悲鸿先生珍藏书画作品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对近现代美术史珍贵书画作品流传的史料也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此次刻匾捐赠仪式的举行,是105岁高龄的陈玲娟先生献给母校百年诞辰的礼物,也是先生的心愿,表达了先生作为老校友对美院的深厚情谊。



嘉宾合影



宣传部 何逸凡/文图编
2018年12月27日

丨陈玲娟先生 简介



陈玲娟,出生于浙江宁波慈溪三七市镇官桥村(现属余姚市)的名门之家,自幼聪慧好学、喜爱美术。



1927年考入宁波甬江女子中学)


1929年毕业于宁波甬江女子中学初中,同年考入上海务本女子中学高中部。高中毕业后即在上海其美小学任美术、国文教师三年。



1935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潘天寿。两年后抗战爆发,全校师生辞别西湖,开始流亡生活,一路逃难至重庆。

 

1939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张书旂,黄君璧、吕斯百等。

 

1944年毕业前夕,获恩师徐悲鸿亲赠寄语:“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为玲娟仁弟书 悲鸿”勉励弟子。



(徐悲鸿与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合影)


中大艺术系毕业后,先在四川南虹艺专任教(即现四川美院前身)。此后分别在成都、重庆、南京、上海等多所学校任美术老师。

 

1946年8月,应徐悲鸿之邀请,辞别上海市北中学,前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沿途从上海至北平护送徐悲鸿二十多箱珍贵书画。



1946年,北平艺专青年教师合影,艾中信、孙宗慰、康寿山、陈玲娟、宗其香)



1946年北平艺专师生长城写生,宗其香、陈玲娟、齐振杞)


在北平艺专时期,陈玲娟同吴作人、李苦禅、艾中信、董希文等著名画家一起参加了徐悲鸿倡导成立的北平美术作家协会。

 

1955年,跟随在中央教育部工作的丈夫赵冕调浙江高校,后一直在杭州旅游职业学校(原杭八中、杭州市综合中专)任美术教师。



2018年央美百年校庆,陈玲娟将恩师徐悲鸿1944年赠于她的亲笔手书,请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丁财采用多道工序,以浑厚饱满和细腻柔韧为一体的艺术风格,在独块进口板材上完成徐悲鸿真迹题字木刻匾。



2016年,为纪念徐悲鸿先生120周年诞辰,陈玲娟嘱托并指导学生何思源,以恩师奔马为蓝本的纪念艺术稻田画,在乡农的帮助下试种成功。稻田面积30亩,奔马长6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