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路上——边关朔风 久久为功:写生在右玉
2018-04-25 02:36:17





下乡小分队:造型学院基础部
下乡地点:山西省右玉
带队教师:张路江、李荣林、叶南、刘霞飞


右玉是块守信的土地。在这块伟大的土地上,孕育着一群守信的人民。在它滋养着这里生命的同时,也给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的劳动者们,带来了自然的不同考验。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同时代的右玉人,展现着他们同样的与自然搏斗的不屈精神。


2018年4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再一次来到了右玉这片热土,近百名学生在张路江、李荣林、叶南、刘霞飞老师的带领下,为第五届“右玉写生季”拉开了序幕。


造型学院基础部主任张路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春分时节,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如期而至。在残破的长城遗址上,恢弘的古城楼前,写生团队的老师同学们亲身感受了这片自然条件特殊的土地艰苦的环境。——”基础部主任张路江面向同学们动情地谈到,右玉的三十二长城是历次写生团队重彩描绘的对象。三十二长城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城上的环境也非常恶劣,写生团队的同学们亲历了几个小时内从暴晒到骤雨狂风的变化。在残破的座峰台遗址内,还能依稀看到几百年前驻守边关的战士生活过的痕迹,简陋的土炕和放置煤油灯的墙壁凹槽,让我们难以想象当年的战士,是如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时等待着侵略者的到来,用仅有的一点火种,去点燃保卫家园的狼烟。再回望走西口的历史,家庭观念深重的中国人不仅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更要战胜右玉边关恶劣的气候条件,古代的劳动人民战胜了我们今日想象不到的困难。"



右玉县委书记吴秀玲宣布第五届“右玉写生季” 启动,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志坚致辞


“今天的同学们离开美院舒适的教室,面对着户外写生一系列考验生发出的力量,更是对同学们意志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写生教学,感受右玉精神,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张路江老师将写生第一课安排在了右玉精神纪念馆。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右玉人民,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在这丰功的背后,右玉人民付出了想象不到的心酸历程。在右玉精神纪念馆里,同学们参观历史文物的同时,也欣赏了今天艺术家们描绘的右玉美景。展厅里的环柱电视,循环播放“右玉精神”主题纪录片。同学们在参观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今天写生看到的丛山美景背后的故事。右玉从昔日的荒漠戈壁到今朝的塞上绿洲,一件件破棉袄、一个个铁锄头,敢叫荒漠变绿洲,右玉的绿色是一代代右玉人用生命倾注的颜色。






参观展厅的凌默同学谈到:“在精致庄重的展柜里撒一掊黄土,敬上鄙陋的锄头箩筐、脏旧的棉袄饭碗。九州之大不缺耕地
,但有人选择迁徙,有人选择坚守。”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强调的“右玉精神”。近70年来,在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绿化“接力赛”中,历任右玉党政领导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真正的觉悟。


面对写生过程中的风沙、强大的紫外线,师生们体会着这里人民世代同恶劣的环境做斗争,换来今天美好生活的精神。本次写生培养的,不仅是绘画上的技术,更是右玉人久久为功的精神,引导学生对苦难与收获的理解,在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明确如何从小我走向社会、个人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艺术道路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才是央美学子应该具有的品质与理想。





造型学院基础部/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 编
2018年4月24日